我很少會用所住宿酒店的官網照片,作為部落格的心得分享使用 。因為眾所皆知官網的照片幾乎都會刻意的美化,因此我習慣以自己所拍的照片來記錄分享,更顯真實。但這一次我使用了酒店的官網照片做為這篇分享的首圖照片,原因就在於我非常喜歡這家酒店的房內空間與擺飾,也包含在房內庭院的獨立私有泳池,也因為如此,我實在擔心我拙劣的拍照技術,會讓這次分享的照片減損了它讓人看此篇內文的美好印象,因此才在首圖放了這張取自官網,也是我在這住二天的pool villa房型的游池照。
我很少會用所住宿酒店的官網照片,作為部落格的心得分享使用 。因為眾所皆知官網的照片幾乎都會刻意的美化,因此我習慣以自己所拍的照片來記錄分享,更顯真實。但這一次我使用了酒店的官網照片做為這篇分享的首圖照片,原因就在於我非常喜歡這家酒店的房內空間與擺飾,也包含在房內庭院的獨立私有泳池,也因為如此,我實在擔心我拙劣的拍照技術,會讓這次分享的照片減損了它讓人看此篇內文的美好印象,因此才在首圖放了這張取自官網,也是我在這住二天的pool villa房型的游池照。
之前第一次來到華欣時,就有聽過Cicada週末市集的名聲,那時不知為什麼,明明知道它取名為週末市集,顧名思義就是週末假日才會出現,但當時那股笨勁硬是在非假日的期間,叫了一輛計程車前往,單程就花了台幣近300元,到了此地,空盪無人,只有Cicada這幾個字和我呆子般的那股倔勁在空氣中被風嘲笑著。
事後想想,為什麼我當時會如此執意前往呢?還是用一個呆字了結吧,哈。
在2013年曾經去了一趟華欣(點我看當時的吃住玩分享),那時候對華欣的印象是悠閑中又帶著些許的無聊,一向愛在酒店享受公共設施的我,即便在2013年挑選了幾家還不錯的酒店,但說真的會讓我想再次前往華欣,絕對不是因為酒店, 而是因為吃,哈哈,因為華欣的正盛食堂實在是太讓我難以忘懷了,現在終於能夠了解為吃往前飛的衝勁了。
雖然此行是因為吃的關係,但在挑選住宿的酒店時,也一樣是花了滿多時間挑選。這次在華欣總共住了兩家酒店,現在介紹第一家吧。
每每到曼谷,總會在出發之前花許多時間挑選酒店,原因就在曼谷的酒店實在是有太多太超值的住宿地可選,無論是經濟簡易的房型或者五星級的酒店,其一晚的房價和台灣動輒三四千起跳,假日更要超過5000元,其無論房間品質和公共設施上大勝許多,也難怪我國外的朋友都說台灣的住宿房價實在是太高了,有錢無實。
原本要挑選新開的酒店,但看到位於曼谷BTS空中捷運的 Ploenchit站旁的Grande Centre Point Ploenchit的 delux one bedroom一個晚上的價格不含早餐只要台幣3200元,再加上看到大部分的網友評價都很高,所以決定這家了。
這家位於忠孝東路統一時代百貨7樓(前身為阪急百貨)的瓦城泰式料理,是我很喜歡的泰式料理其中的一家,在吃過許多泰式料理的餐廳後,我深覺得瓦城泰式料理的口味最適合我。店內裝潢明亮舒適,服務人員的態度也相當好,也難怪在台灣開了那麼多家分店。
說實話也是真心話,此次要不是因為看很多網友在介紹這一家位於曼谷ASOK站附近的禪LAVANA spa,否則若以這樣的店面外觀,我是真的不會想要進去,並不是因為我覺得它看起來舊,而是我覺得好像不是很正統的按摩spa店,做黑的感覺,哈!當然這是我純粹以外表來感受的個人主觀。
這家Gustoso International Buffet Restaurant在前幾年就有吃過了,當時印象就還不錯,但隨著曼谷開了愈來愈多具特色的美食餐廳後,便把這家遺忘了。直到今年在曼谷Central World 百貨公司閒逛時,才想到之前在美食餐廳林立的7樓,曾吃過一家便宜又美味的吃到飽餐廳,但根本己經不記得店名了,所以便努力在腦海中以多年前的印象找尋著(以前讀書怎麼沒有這樣認真呢,哈。)
後來看到了一家寫著Buffet字樣的餐廳,於是駐足在外觀看,之後便肯定確定鐵定是這家了。
板橋的菁祥廳北方小館,其實有兩家,此次前往的是靠近海山國小附近的漢生東路上的新館,而另一家舊館則在海山國中對面的板橋第一體育場的民族路巷內。舊館和新館的最大差別在於舊館的空間較小。
之前家中兩老去的是舊館,覺得它的菜色料理還不錯,再加上也有酸白菜火鍋,因此這次便來到新館。
久聞一風堂拉麵的名聲,但因為對拉麵的興趣不高,所以也就沒有特地前往一食究竟。直到和朋友約在桃園高鐵站見面時,朋友說先在一風堂吃碗拉麵再到新竹吧,才讓我第一次嚐到它的滋味。上圖是在桃園高鐵站內的一風堂門面,而下圖則是在高鐵站外面所看的,應該是礙於所在區域的空間因素吧,要不然外頭的門面氣勢顯然強大許多。
位於大直的豐FOOD海陸百匯自助餐廳,是屬於典華餐飲集團旗下的餐廳事業之一, 搭捷運文湖線至劍南站2號出口步行不到1分鐘即可抵達。交通相當便利,而號稱超過200道的各式料理是其號召食客的吸引之處。
位於1樓的餐廳,其門面的大型燈飾吸引目光,而我蠻喜歡它座位區的排列方式,不會擁擠之外,桌距也適當,不會發生伸手就可夾到別桌菜色的狀況,哈。
店名為板橋後站魷魚羹,但其實離板橋後站有一段距離,比較靠近板橋重慶路和忠孝路口,但為什麼叫板橋後站魷魚羹呢?原因就在於它之前位在板橋後站的誠品後面小巷子內,以祖傳魷魚焿聞名,我每次經過都看到很多人排隊,這次在重慶路開了店面,對我來說,更多了一個美食的選擇,畢竟之前就還蠻喜歡它的口味。
前陣子天氣超冷,想說就來礁溪泡個溫泉住一晚吧!挑來挑去,最後選擇沒有位於礁溪熱鬧市街上的春水芨溫泉會館,原因就在於公出後回旅館的時間也近下午五點了,實在懶得外出,只想一個人窩在房間裡吃個泡麵,再好好多泡幾次溫泉,放鬆一下。後來便買了一碗滿漢大餐的豬肉泡麵+茶葉蛋+科學麵+台啤+巧克力蛋糕+優格,幸福而滿足的過了一晚。現在回想當天所吃的,發現我怎麼這樣會吃喝啊,而且突然發現,當晚我是台啤+巧克力蛋糕,未免也太不搭了吧,哈。
當朋友說要吃泰式料理,並指定店名為芒果樹的時候,我還在想難道是曼谷那家同名的Mango tree來台灣開分店啦。後來知道這兩者是毫無關聯的。位於光復南路巷內的芒果樹泰式料理,就在板南線捷運的國父紀念館站2號出口往右走的第一個巷口內。
餐廳內明亮的燈光透出在這條巷內,相當醒目。
位於新竹關西鎮上的曾家牛肉麵,是在當地頗為知名的麵店喔。若開車前來,那麼它的對面就有非常多車位的公家免費停車場,這停車因為遍植林木,所以空氣相當清新。
而不吃牛肉的我,來曾家,誰說一定要吃牛肉呢!因為它的大滷麵也很有名啊。
再次重遊西湖,對西湖的美仍是印象深刻,即使至今已是第四次前往,但因為季節不同,時間不同,所感受到的景色和心境也不同。
歲月人事不斷更迭變化,千年的西湖也應該看盡了人世浮沉的萬千心相,每每看到西湖的美,都會讓我沉澱心緒,也許這就是西湖讓人不斷重遊的魅力吧。
這家位於新北投捷運站一出站就可看到對面7-11樓上的新北投甘蔗涮涮鍋,在吃過後,深深感覺到它的配菜比主菜來得吸引人,如果下次再度前來,那麼肯定是為了無限吃到飽的小菜和水餃等配菜而來,畢竟它的配菜樣式眾多啊,反而讓應該是主角的涮涮鍋相形失色,哈。